古色古香的诊室、中药材制作的各类标本……走进重庆市人民医院(重庆大学附属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诊疗中心,中医药元素满满,一股浓郁的中药味扑鼻而来。诊室里,医生正在为患者进行针灸、刮痧、把脉问诊等服务。“我腰痛得厉害,之前来这里做了两次灸盒治疗,效果不错,所以今天又预约了一个疗程的治疗。”诊疗床上,正在做灸盒治疗的李阿姨说道。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患者在属于综合医院的重庆市人民医院,也能体验到更完善、更便捷的中医药服务。
重庆市人民医院院本部。
2023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示了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试点单位,重庆市人民医院成为全国12家试点单位之一。一年多来,重庆市人民医院以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建设为契机,不断探索并完善中西医协同新路径,将中西医协同工作纳入医院章程,融入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成立旗舰医院建设领导小组,建立中西医结合诊疗中心,从建章立制、资源保障、人才建设、绩效激励等方面全方位推动中西医协同创新,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
名雁引领,促进中西医融会贯通
为推动中西医协同发展,医院引进曾任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中医与风湿免疫科主任的巴渝岐黄学者方勇飞,担任中西医结合诊疗中心主任,即学科带头人。“医院大力引进方勇飞教授这类中西医结合领域的名医大家,希望在他们的引领下,中西医协同道路走得更有底气。”重庆市人民医院院长张华表示。
“乘着中西医协同这股‘东风’,借助中西医结合诊疗中心这个平台,希望能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方面的优势,不断深化中西医协同的内涵建设,促进中西医融会贯通。”医院中西医结合诊疗中心负责人表示。
中西医结合诊疗中心。
今年年初,医院建立的中西医结合诊疗中心正式投用。“医院中西医结合诊疗中心开诊后,就诊患者与日俱增,来治疗的包括免疫低下、关节炎、腰背酸痛、失眠多梦、脱发、肥胖症等群体。”中西医结合诊疗中心护士长、副主任护师曾繁丽说。
目前中心开设名中医经验传承工作室2个、普通中医诊室6个、综合治疗室5个、特殊治疗室3个,能开展针刺、艾灸、刮痧、中药罐疗、推拿、耳穴压丸、中药熏蒸、穴位敷贴等20余种中医药特色疗法,旨在为患者提供便利可及的中医药服务。
为充分满足患者的中医药服务需求,市人民医院扩建了煎药室,逐步完善代煎服务。此外,新增加中药饮片143种,医院目前中药饮片种类已达453种,拟引进434味中药免煎颗粒剂。数据显示,该院各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的中医治疗占比稳步提升,增幅达到7%。
打造优势专科,提升中西医协同服务能力
“无论中医还是西医,最终都是为了患者更好地康复和治愈。”张华进一步解释了中西医协同的内涵,协同不是简单的将中医、西医相融合,而是互相借鉴、优势补充、强强联合。
周女士是一名克罗恩病患者,近几周,她再次出现腹泻、腹痛、消瘦的症状,于是来到市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诊疗中心找到驻消化内科中医师、主治医师崔烨寻求帮助。
结合周女士的病情,消化内科主任郭红、崔烨重新评估了克罗恩病情,并为其制定了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通过内科药物调整、穴位敷贴、灌肠、口服中药等综合治疗,达到补气血、提升抵抗力的目的,同时尽量减少副作用。一个月后,周女士病情得以控制。
好评 ![]() |
|
0% | 0 |
中评 ![]() |
|
0% | 0 |
差评 ![]() |
|
0% | 0 |